广东省文化馆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Linux 如何重启网卡 广东省文化馆

广东省文化馆

2024-05-21 10:21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瑶族长鼓舞,瑶语叫“挨汪都”,又称“打横鼓”、“调花鼓”,主要分布于粤北山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聚居地,因其建在山腰上的村寨房屋挨家挨户排排相连,村寨就称为“排”,当地瑶族便自称“排瑶”。据排瑶民间的传说,长鼓舞是1000多年前的隋唐时期,他们的祖先从湖南洞庭迁徙到连南时带来的,而且起源于一个动人的爱情幻想故事:古时勤劳英俊的排瑶青年唐冬比,与化名房沙十三妹的仙女相遇相爱,却被玉皇强行拆散。后唐冬比按照仙女的嘱咐,在耍歌堂那天,果然打起制好的长鼓,跳起去南山砍琴树制琴的艰辛经历,跳了三百六十下,便飞上天与仙女团聚,再也没回来。瑶家为纪念唐冬比与十三妹,便仿照他做的长鼓和跳法,每到耍歌堂时就跳起长鼓舞,从此在瑶家世代沿袭下来。

长鼓舞的主要道具长鼓,宋、清两代相关古籍均有记载。宋时称铳鼓,又称长大腰鼓,清代已称为长鼓,现仍基本保留着古代长鼓的形制特征。鼓长约三尺,中间小两头大,呈双喇叭状,用沙桐木为鼓身,中间挖空,两头蒙羊皮或牛皮作鼓面,并用麻线拉紧而成。舞时加背带,把鼓横挂于颈背,既便于拍打又便于舞蹈。

长鼓舞表演时人数不限,两人以上成双数即可。两人为一个组合,相距为三至四步,左肩相对。每个舞蹈可由若干组合组成,在领舞的鼓点指挥下,各对组合时而横穿直插,时而大圈或小圈起舞,队形或横排或斜排,时分时合,并常见小方格、大方格阵式,村游时还有队列式表演,场面图形变化丰富多彩。

舞者手的动作是两手旁伸,两肘微弯,手心向下,主要是拍击两头鼓面。舞蹈动作则集中于腰腿,上身略前俯,双膝微屈为基本形态,两膝以有节律的伸屈带动身体上下颤动为基本动态,这种基本形态和动态,融汇贯穿于长鼓舞的各式表演之中。但有的村寨以跳跃旋转见长,粗犷奔放,刚中带柔;有的则以双腿半蹲,身体上下起伏的节律突出,优美矫健,柔中带刚,舞蹈动作又各显特点,各具风格。

长鼓舞以舞者击鼓发出的音响节拍作为伴奏。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“咚”的一声,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“啪”的一声,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“咣”的一声,三种音响加以变化组合,便组成了长鼓舞的各种鼓谱。有齐奏和一领一和两种击法,用[大圆圈鼓]鼓谱时要齐奏,即全体舞者的鼓点须一致,舞蹈动作亦齐整;而用[鼓头]、[起换堂]、[圈背靠]等鼓谱时则要一领一和,即由一人领先半拍击鼓,余者跟后半拍和之,舞蹈动作亦伴随鼓点进行。不论哪种击法,鼓点在长鼓舞中都起着指挥作用,即使表演人数众多,也能令动作和队列整齐,变化有序。

长鼓舞有三十六套表演程式,表现内容有模拟生产劳动的“种树鼓”、“砍树鼓”,有演绎排瑶不同姓氏的叙事性的“十二姓鼓”,有以风趣手法展现排瑶男女婚恋习俗的“斗鸡鼓”,有表达欢乐情绪的“歌堂鼓”,还有祭祀祖先的“盘古王鼓”等。每逢春节、元宵、三月三起愿节、六月六赛土神,十月十六耍歌堂,以及香歌节等传统节日,瑶山村寨处处可见携鼓盛装的青年男性鼓手,头缠红布,上插雉翎,翩跹起舞,可闻铳炮、铓锣、牛角、唢呐声伴着“咚啪、咚啪”的长鼓声响彻山野。

长鼓舞以独特的击鼓节奏,刚劲敏捷的舞蹈动作,展示了瑶族人民勇敢刚强的民族性格和特色鲜明的艺术风格,是千百年来瑶族同胞生产生活的积淀和智慧的结晶,更是连南排瑶文化身份的标志和知名的文化品牌,同时也为研究排瑶的族源历史、生产劳动方式、文化艺术的形成及习俗信仰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,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,已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,瑶族长鼓舞已受到严重冲击。加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,不少表演程式和道具制作、舞蹈技艺已经或几近失传,亟需采取措施加以抢救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